360观察:极致时代 一家汽车音响店经营21个品牌的思考
最近对汽车音响市场的走访,让人明显感觉到整个格局发生了变化。在以前市场发育还属初期的时候,知名汽车音响品牌特别是进口品牌就是那么多家,作为终端店那是削尖脑袋想拿到好产品,老板有两三个大牌在手里就像进了安乐窝,在行业中的格调和身份立刻不同。
然而现在好像慢慢进入到了一个品牌过剩的时代,国外品牌不断进军,国内品牌陆续涌现,面对新形势,汽车音响改装店好像开始进入了买方市场,能拿就拿,笔者见到经营品牌最多的一家店,居然有高达21个品牌入驻,在大家纷纷强调把一件事做到极致的时代,我们应该思考一下这种经营模式是否合适。
车主改装 要考虑信息过剩
尽管车主对音响改装的认识近年来大大加强,但不可否认,汽车音响改装仍然是一个高度信息不透明的行业。汽车音响改装,涉及汽车空间结构知识、声场声学知识、电声科技知识、汽车电路协议知识、材料施工知识等多方面的学问,普通车主要全面掌握这些知识,不说凤毛麟角,也是百里无一。
因此,当一位门外汉车主要进店选购音响,一时间面对那么多数量的音响产品,毫无疑问是抓瞎的。汽车音响门店手里品牌众多,反而有可能让车主无所适从挑花了眼。在销售心理学上,当一位客人面对海量的自己不了解的信息,他第一反应不是去分辨,而是产生对信息的恐惧,选择撤退。
品牌过多,车主无所适从
门店推荐 也需要打造痛点
由于信息不透明,汽车音响改装的生意来源,严重基于门店的合理推荐。汽车音响改装店专业的推荐对车主最后买单有重要引导作用,但经营的品牌过多,有可能削弱店家的推荐效果。
首先是车主的选择可能更大,店家在推荐解释的时候难度更高。当一位车主面对的品牌不多的时候,他提的问题也相对更少,他对各项利弊的权衡更简单。其次是经营品牌一多,门店有限的资源配置难度更高。专柜给谁?灯箱给谁?易拉宝给谁?这些资源如果重点配置在一两个品牌上,对客户的影响清晰直接,但如果撒豆一样平均分配,结果是大家都无法突出。最后一个问题是,品牌过多,对店员的培训难度成级数上升,每多一个品牌,店员都要掌握各品牌之间的异同,人的能力总有限,无形中增加了人力门槛。
是要一把小珠,还是一颗大珍珠?
品牌培育 极致才是效率
由于汽车音响改装生命期比较长,车主一旦改完,二次进店相隔时间较长,汽车音响改装店的发展利益,核心是基于所在地区的增量客户。增量客户从哪里来,很多是从口碑推介中来。
因此,一家汽车音响店对品牌的培育重在稳定,如果一个品牌形象在所在地区扎下了根,老客户基于基改装案例的推介效果就好,如果客户选择的品牌过多,在门店所在地区,很难形成一种统一口碑,每个品牌都有那么些车主,但每个品牌都传播不深不远。
对经营品牌的培育,不是越多越好,更需要集中力量让其扎下根脉
360汽车网点评:我们对汽车音响改装店经营品牌过多的担忧,并不是要大家在一棵树上吊死,对于门店来说,选择质量更好、利润率更高,售后最轻松的品牌这个过程肯定是流动的不是固定的。我们只是希望同行们在经营的时候要分清主次,对核心品牌一定要做深做透,因为品牌口碑一旦建立,将会是大家长期提款的现金奶牛。

本文标题:360观察:极致时代 一家汽车音响店经营21个品牌的思考
本文原地址:http://www.360qc.com/news/NewInformation/2015-05-09 17:12:30.0/70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