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16智能云镜: 井喷之后的滑铁卢

来源:360汽车网      编辑:许青石 2017-01-12 17:42    浏览量:19948

2015年到2016年新年后,行业最热衷的产品是车载智能后视镜。直到2016年年初九州展,云镜还是会场上的绝对主流。然而非常吊诡,新年一过,云镜的风头立刻刹车,月出货量从4月份开始一路下滑,据不同厂家向360汽车网透露的信息,平均下滑程度超过30%

回顾2016智能云镜: 井喷之后的滑铁卢

阻碍发展的三座大山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非常值得大家深思。

在云镜刚刚出来的时候,有朋友认为它就是另一个PND(车载便携式导航),兔子尾巴长不了。这种观念初看是有道理,因为云镜同样无法进入原车系统,只是有不挑车、适用性强的特点。但后来大家发现,这东西比PND要强,因为云镜基于安卓系统后,可以为车主提供基于互联网体验的车载影音娱乐,什么东西一旦上网,它的价值就有可能脱离硬件,前途无量。

但事实摆在眼前,在年中的汽车后市场几场展会上,车载导航已经取代智能云镜,重新成为各展商的主力产品,考虑起来,云镜的下滑是几方面因素造成,受制于内容、受制于流量、受制于产品本身

受制于内容

直到目前,市场仍然缺乏基于联网车载硬件的音频内容,我们目前所看到的绝大多数是直接从手机版移植过来的音频平台,这些低比特率的音频内容无论是直接通过后视镜上可怜的喇叭播放,还是通过FM发射在汽车声音硬件上播放,效果都非常难堪。

这还是物理角度的局限性,除此之外,内容本身也有问题。我们换位思考一下,自己是车主,在车上想听到什么?我们除了高品质音源的音乐之外,还需要更贴合驾驶者特点的音频内容,还需要时下最火的互联网自媒体音频内容。

回顾2016智能云镜: 井喷之后的滑铁卢

目前的音频内容还是以直接移植手机平台的为主,没有定制化

再换个角度,企业需要车主听什么内容,企业需要让车主听到内容植入的内容;需要让车主听到标签化,强化企业品牌记忆的内容;甚至是带有类似“打赏”功能,可以让内容直接变现的内容。

而这些在目前的云镜上还处于荒草丛生的阶段,音乐内容版权少、盗版多,其它音频内容没有车主针对性,切入变现的内容还没有出生。这些缺点使智能云镜除了导航之外没有体验上的强粘性,和高性能的智能手机相比唯一优点可能也就是导航天线外置信号更好一点罢了。

受制于流量

2016年,让智能后视镜受到重创的微密事件使整个行业都对流量卡慎之又慎。归根到底一句话,没有哪家流量卡运营商是做慈善的,要实现云镜上网,必须支付流量费用。

回顾2016智能云镜: 井喷之后的滑铁卢

无法实现变现,丧失造血机能,自然也无法实现承诺

如果是一般上网导航用途,每个月就算200M也足够车主使用,但一旦车主想体验移动音频平台,又或者偶尔WIFI共享一下几个人用,1G流量只相当于听一般音质的音乐3小时不到,车主必须考虑多一项养车成本。

而流量费用并不好收。目前的价格,每1G25元左右,如果卡住视频和P2P下载,一年无限流量使用约要300元。这300元要收到手里的前提,是车主先获得12G免费体验后,觉得好用才愿意续费。2G的成本先扔出去,续费率却很难达到10%,对于后视镜生产商,1年后丢了流量续费就算了,用户不联网的话也丧失了数据。也就是说流量运营商20G费用不一定产出300元现金,这300元还是包含次年流量成本在内。

回顾2016智能云镜: 井喷之后的滑铁卢

流量虽然越来越便宜,但大家也不敢乱送了

这就又回到了当年做telematics时的悖论,搞车联网需要用户数,有用户数才能融资,攒用户要烧钱,回本靠续费,用户不续费,于是干不下去。车载云镜靠上网获得活跃用户,用户不肯续费,贴了流量还拿不到用户。

由于这些成本效益上的考虑,虽然现在服务于后视镜的流量运营商很多,但大家已经不敢胡乱承诺和烧流量,给后视镜用户的免费体验期越来越短,虽然资金安全性上升,但消费流量的习惯养成更难。

受制于产品本身

云镜在2016年突然止住势头的最大原因,还是在产品本身。

在我们传统的制造思维中,云镜核心芯片板方案开发商,是负责产品功能设计稳定性,制造商,是负责结构硬件稳定性,但遗憾地说,两边都有人没很好地完成这个职责。

受到2015年销量扩大的刺激,前年开始大量的数码电子生产厂家迅速进入智能云镜领域,对传统汽车电子生产商形成辗压势头。一年时间,数码厂家可以说把云镜产销控制在手,汽车电子厂家处于半被逐离市场的状态,而数码厂家从做手机到做平板,习惯的模式是强地推、低利润、快速迭代打价格战和新品战,靠低端产品杀市场,用中高端产品保障盈利。

这种模式决定了云镜的质量先天好不到哪里去。为了打价格战和营销战,就必须压缩生产成本,把费用放到推广上去,制造商压方案商,方案商只能牺牲性能,为主板配置廉价的元器件和垃圾软件;制造商也要压自己,所以在五金、塑料件、线材和工序检验上偷工减料。传统的汽车电子工厂本来节操是要高些,研发和测试一个东西起码半年以上才敢出货,但好不容易吭哧吭哧出货了一看市场价格立刻傻了眼,人家还比你高两代,车主根本分辨不了。那要么不做,要么被迫去下海,从良币变身劣币。

车主对产品的信任虽然无影无形,但终于慢慢积累,并在2016年爆发,很多经销商受到退货影响对云镜丧失信心,加上价格战把毛利打得严重缩水,是云镜在2016年遭遇滑铁卢的根本原因。

回顾2016智能云镜: 井喷之后的滑铁卢

现有模式下方案板和整体的生产都压缩成本,无法保证品质(图文无关)

360汽车网:

虽然有业内的朋友呼呼地宣称,“看吧,我去年就说过”的样子来表达对云镜的看淡,但现在就否定云镜为时还早。首先是智能云镜已经被像奇虎360这样的公司看中,推出了简单款的绑带式产品,大互联网企业的介入会对产业明显推动;其次是流量价格在下降,据称某些批发价已经达到5/G,这给运营企业更多空间。另外一个因素是,目前有迹象表明,一些原先基于手机平台的内容商也开始向车载市场开拓,希望他们研发的内容产品能够争气。感性一点说,觉得云镜仍然有希望的原因其实是珠三角的研发制造有信心,这些勤奋聪明的方案商和精明狡猾的工厂主,怎么看也不像是会被打击所击倒的人们,为了财富的渴望,他们一定会让云镜呈现出超越期待的第二春吧。
 

360汽车网公众微信号
本文版权归360汽车网及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保留出处及链接!
本文标题:回顾2016智能云镜: 井喷之后的滑铁卢
本文原地址:http://www.360qc.com/news/NewInformation/2017-01-12 17:42:18.0/76228.html
0